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边诈骗一边忽悠(3 / 4)

“如何挑起几人的仇恨?”刘襄继续发问。

“使小队兵马南渡黄河,打着东郡旗号劫掠兖州,刘岱、张邈等人必不能忍。”

联军缺粮,桥瑁之前也有过劫掠地方的前科,这个计策顺势而为,施行难度也不大,就这么干了。

刘襄当即下令:“传令关羽、张辽,秘密派遣小股人马潜入南岸,伪装成东郡兵卒,劫掠兖州乡野之中的邬堡、庄园,若遇到酸枣联军的人马,不可与之交战。”

沮授提出反间计之后,荀彧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出使袁绍。

“董卓虽退,但威胁仍在,吾料定袁本初北伐冀州的意愿不大,明公只需派出使者,表明支持袁绍讨伐国贼之举,赞其大义,彰其名望,将其架在高处,必能捆绑其手脚,不敢破坏讨贼之名。如此,冀州自安。”

荀彧自信满满的出了一个道德绑架的主意。

这主意不错,袁绍的徐州跟冀州离得挺远的,打冀州对他来说,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会破坏他联军盟主的名望,得不偿失。

只需称赞几声而已,惠而不费啊。

“文若觉得派谁出使为好?”

“吾弟友若,擅言辞,可当此任。”

荀谌是将军府参军事,此时正在大堂,闻言起身请命:“启禀明公,吾愿出使酸枣,说服袁绍,两家交好,使其安心讨伐国贼。”

他这话说得情真意切,就像真的想跟关东联军交好,让袁绍放心讨贼一样。

刘襄开口考验:“若袁绍要求会盟,该如何应对?若联军索要军械粮草,又该如何应对?”

“骠骑大将军身为宗室,需避讳谋夺皇位之嫌,没有陛下诏令,不可起兵,只能震慑。前日听闻董贼盗挖皇陵,义愤填膺,苦于无法起兵,唯有期待袁盟主诛杀国贼,遂派我前来表达为友之意,请联军安心讨贼。”ωωw.

荀谌表达了一下不结盟的借口,接着说道:“至于索要物资之事,观联军一直不动,骠骑大将军心生不满,何时与董贼交兵,再说物资不迟。”

这话说的,有理有据,刘襄觉得如果自己是袁绍,也得信以为真,更是不好意思现在就索要物资。至于跟董卓打起来以后,那就没有北上冀州的威胁了,谁还理袁绍啊。

“好,友若言辞犀利,此事便拜托于你,吾静候佳音。”

荀谌领了符节,带着护卫,出使酸枣。

荀彧又提了一个建议:修缮黄河大堤。

黄河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