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联军讨董(3 / 4)

董卓没什么异议,他着急推进迁都之事。

“刘艾,命你带陛下和百官先行。牛辅,把洛阳及周边所有人全部迁往长安,烧毁房屋,堵塞水井,坚壁清野。”

“遵令!”

两人刚走,蔡邕就来求见。

“这老倌可不常来,请进来吧。”董卓有些意外,他留蔡邕在身边,主要是为了牵制刘襄,打不得骂不得,干脆就不管了,随便干什么,只要不走就行。

蔡邕四平八稳的走进正堂,行了个礼,开口问道:“听说相国要迁都了?”

他从董卓自称相国的那天开始,就没上过朝,心烦,消息滞后了很多。

“伯喈也是来劝我的?”董卓眉头紧皱,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人杀不得,现在关东联军闹得正欢,要是刘宜程再打过来,那就得准备逃跑了。

“那倒不是。”蔡邕现在对朝政无可奈何,女儿和女婿多次来信相劝,让他什么也不要管,他决定听劝,反正想管也没用。

念及于此,他表明来意:“吾想问问,相国怎么安排东观、兰台的藏书,这些书籍可不能损毁。”

“哈哈哈哈。”董卓心怀大畅,不是反对自己的,好,好啊,太好了,省了个大难题啊,他高兴的说道:“伯喈想怎么处理便怎么处理!”

“那相国得给我派车。”

“好,本相给你调拨五百辆大车可好?”

蔡邕摇摇头:“远远不够,宫内收藏书籍的地方有东观、兰台、石室、仁寿阁、宣明殿,宫外还有太学、辟雍、灵台,还有先帝建立的鸿都门学,那里也有不少藏书。吾大致估算了一下,最少也得八、九千辆大车才能够用。”

“多…多少?”董卓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知道宫里藏书不少,所以直接开口调拨大车五百辆,这样的车队能拉百万斤重量了,几十万卷竹简、帛书都能拉走。

结果蔡伯喈翻了十好几倍,有这么多书吗?

他忍不住报怨道:“某家到哪给你找那么多大车去?洛阳还得移民迁都,哪有这么多车辆拉书?”

“自武帝开始,三百余年不断的收集、整理、校订,千万卷藏书,只多不少。这都是前人的心血,不可毁弃,会被后人唾骂,遗臭万年的。”不是为了这些书籍,蔡邕早就离开洛阳了,每日徜徉于书海之中,实乃人生大乐。

董卓也有点挠头,这问题解决不了啊,资财、粮草、人口比书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