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章 言行不一(3 / 3)

刘襄也跟着叹息一声,能说什么呢?该去怪谁呢?大势之下,皆为离乱之人,求苟全而不得,只能奋起搏命,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身上便是一座大山,背不起来的。

受命来长安,还没进城就要调头回去,自己也就这点分量,千万别高看自己,千万别被漂亮话骗了。

回程的路上他一遍一遍的告诫自己,要理智,要谨慎。

回到陈仓,发赏、裁军,五万民夫各自归家,张修所部步骑一万两千多人,启程回巴郡,刘襄不知道五斗米道会发展成什么规模,越大越好,自己可是他们的祭酒,以后入川这些信众就是莫大的助力。

与傅燮通信,现在这个汉阳太守只能养活三千人,给他补齐。孙坚的一千骑兵划出序列,再次成了他的私兵部曲,江东猛虎高兴得手舞足蹈,直呼刘宜程够朋友。

益州刺史郤俭开口求告,这是有功的,带兵支援,偏师的补给大多由汉中供养,从未反驳军令,给他划拨四千人,凑齐了一万步卒,刘襄还想多给点,可他养不起。

兵卒分散各地,他的名望也会跟着传播出去,反正留不下,干脆大方点。

还剩下一万多兵卒得裁撤掉,其中有不少的羌胡之人,他们不愿走,也没地去。

“将军带我们走吧,我们都愿跟着将军。”

白马羌小首领谭免免作为代表,求到了中军帐,他是留下的骑卒,不用裁撤。可他是来投奔将军,不是来投军的,将军要走,他也不想留下,军侯有啥了不起了,照样被汉人鄙夷,只有将军拿他们当人看。

“谭免免,多少人愿意跟着你?”

“五七千人愿意跟将军一起走。”

刘襄心说,我可带不走这么多呀,通关文书上有军队规模的记载,这个做不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