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背水(3 / 4)

现在不敢上来纠缠,可汉军一旦开始渡河,必定锐气尽失。

敌人若是发起攻击,兵卒的心里就会只想着过河,难以提起反抗的意志,必定阵型混乱,你争我抢,自相践踏,那就死定了。

牛辅、董越高声喝骂,鞭打脚踹,砍了百十颗脑袋才阻止了兵卒争抢渡河的行为,立起了盾阵与几里地以外的羌人联军遥遥对峙。

刘襄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才算是稳定了形势,突围作战,大功告成,下一步就要考虑是反攻还是撤退的问题了。

董卓当初过河的时候,有步骑两万多人,现在只剩下一万五千来人,骑兵损失最重,伤亡近半,只剩两千余人。

安平军三千五百骑兵前来救援,一战过后,损失了两百多人。

董卓的眼睛里面直冒绿光。

“奔袭两百里,突破八万敌阵,自身伤损微乎其微,当真是精锐,若某记得不错,宜程还有一支更精锐的骑卒,真是厉害。”

“在冀州全军覆没了,所以又练了这支骑兵。”刘襄也跟董卓一样坐在野地里休息,现在两军都没有辎重补给,只有随身的一点口粮,得想办法撤退了。

董卓不信这话,可他不会纠缠着话题不放,看着正在打量自己新坐骑的刘襄,没好气的抱怨:“刘宜程,不要再打某家坐骑的主意了,你换个人坑行不行?”

刘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就看看,又不会掉块肉去,仲颖兄不必紧张。”

两人闲聊之际,被赵云救下的范姓之人拄着根木棍,引着另一个人,慢慢的来到近前,二人行礼拜见:“拜见董将军,拜见刘平难。”

这是董卓军中之人,他当然认识,就开口问道:“文和,子明你二人有何事?”

范子明回答道:“吾来拜谢刘平难救命之恩,文和陪伴而来。”

“嗯,恩德是要谢的。”这是他的人,便为刘襄引荐:“宜程,这是范贤,范子明,武威人士,大儒范升的后人,品性高洁,为人敦厚。”

说完用手一引:“这是贾诩,贾文和,也是武威人士,是大儒贾谊的后人,大汉轻骑将军贾龚之子,现任宣威都尉。”

武威郡有个宣威县,在腾格里沙漠边缘,长城边上,设宣威都尉,是个部都尉,就是县级**的带兵军官,统领一两千人,秩俸不到六百石。

刘襄心想,宣威都尉这个出仕的起点,对贾诩这样的家世来说,有点低,这其中可能有些故事。

人情当面,不及多想,他拱手见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