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行走在通途大道(3 / 3)

成钢,虽然产量提高了不少,可没有达到要求。

刚到城外就看见一架水车,在专门修出的水道里,不紧不慢的转动。

刘襄很感兴趣,凑过去细细查看,水轮直径将近一丈,没有汲桶,全是桨叶一样的东西,安装在轮子外圈,这是扩大接触面积加强水力?

身边的工师解释:“将军命令试做水锤,这个就是成品。”

“效果如何?”

工师面红耳赤。

不用说了,肯定是没成。

刘襄摇摇头,新技术的开发,总是要有坎坷的,得理解。

见他如此,工师声若蚊蝇,羞愧难当:“能舂米。”

还是老问题,力度不够,无法锻铁啊。

解决的办法,他倒是能想到,加大水流的流速,扩大水轮的尺寸。

拦河筑坝,抬高水位,自然能加大水力,可汉代的生产力,这是个大工程,而且也没有船闸技术,会影响通航,截断水运,海阳这里不适合这么干。

“水轮的尺寸不能再扩大了吗?”

“试过做大水轮,重量太大,轮轴易损,更转不动。”

也对,汉朝又没有轴承技术,水轮做大,重量增多,摩擦力翻倍增加,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新技术的应用,无法脱离生产力的约束,光有脑洞是不行的。

得寻找水力充沛,又交通便利,还得不影响水运的地方,至少有了试做的实物,有了方向,总会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