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蓄势待发(3 / 4)

计,大军多吃一口冀州的粮食,就能为幽州的百姓省下一口,这一口说不定就是一条人命。

他又吩咐田畴:“发文给冀州牧,我军已整备战具,随时能够发兵,问他需要多少兵力?怎么调度?最重要的,问他怎么安排我军的后勤补给。”

田畴是个好秘书,兢兢业业,让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不错。

刘襄省去了很多案牍之事,所以他多了很多算计别人的时间。

灵帝陛下一加修宫钱,朝堂地方一层一层加下来,小民百姓就得扒层皮,第二次造反的浪潮就开始了,西到益州,南到交趾全反了,北边更不用说,百万黑山军就是这次造反潮才聚集起来的。

这么多的劳动力,不抓回来可惜了,但他需要囤积粮食应对蝗灾,得想个什么办法,在冀州捞一票呢?

或者去青州捞一票?

让周仓干回老本行,扮作黄巾去攻破城池,劫掠那些世家豪强?他现在是护军营的都尉,以护军营八千正卒的战力,统合青州黄巾,倒是能好好的干一场。

就是军略不足,别被人给剿灭了,那就赔了。

天气越来越暖和,东线的公孙瓒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来,前军和护乌桓校尉部也不敢随意调动,刘襄还想着利用胡骑动一动上谷郡。

上谷居高临下,始终威胁着广阳和渔阳两郡,不拔除这个钉子,如鲠在喉啊。

趁着这次裁军的机会,卢龙卫两千人,傂奚卫两千人,紫荆卫三千人都已经组建完毕,调动到了各自辖区,就等春耕之后,征集民夫开始筑关。

紫荆卫的辖区就是五阮关,已经被刘襄改为紫荆关。

前军仍然在东线,后军在广阳,左右两军在渔阳和右北平,中军驻防北新城。

去年定下的筑关守地,低税养民的计划快要完成了,虽然他挺能折腾的,但百姓并没有造反的意思,这项政策算是比较顺利吧。

刘襄理解的强国之法很朴素,足兵足食而已。

那些花里胡哨的说辞,歌功颂德的文章,充斥着史书的角角落落,看看就行了,千万别信。

目的和手段还是要分清楚的,他就认准“足兵足食”这四个字,想尽了办法,使尽了手段,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这是他的国策,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国。谁规定没有国,就不能先想个国策呢?

就像鸡和蛋的辩论,没完没了的,不能纠结这个,浪费脑细胞。反正他先想了个国策出来,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