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二次西征(3 / 4)

晚清第一枭雄 左茂行 1429 字 2022-10-30

盘,驻有复兴军,可以随时监视太平军,防止他们反叛。特别是驻守各地要隘的太平军,所处位置极为关键,必须调离关隘由左七军换防。

只有秦日纲、吴如孝等少数太平军大将继续留在东线,抗击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

吴捷带幼天王、幼东王二次西征后,天京改由康可铨留守,节制秦日纲以下所有东线太平军。

除了近卫团随吴捷西征外,吴捷把参与靖难的左七军、右二军全部留在天京,归康可铨统一指挥。

届时,天京城内的幼天王、幼东王、蒙得恩、赖汉英、陈承瑢等人都要随军西征。复兴会将从江西方面调拨干部,辅助康可铨在天京城内开展各项制度改革。

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即便是复兴军,也从未跨越如此远的距离,从未制订如此复杂的作战计划。

吴捷计划征调两万名左七军、一万名右二军,作为二次西征的主力。在此基础上,再配属两万名精锐太平军,一共五万大军,试图占据两湖,彻底消灭湘军。

就连康可铨也质疑这个二次西征是否可行。康可铨建议,不如先易后难,先打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再溯江而上,打垮湘军。陈承瑢亦持这种意见。

吴捷却认为,二次西征实为必要:

第一,天京地处长江下游,为保天京,必须全力争夺湖南、湖北。

另外,复兴会的大冶铁矿、兴国锰铁矿都靠近湖北武昌,易受湘军威胁;江西萍乡的煤矿外运又不方便,若能占领攻占湖南,就能就近依托湘江,方便煤矿外运。

第二,满清能与复兴军、太平军为敌者,只有湘军和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湘军战斗力强,却不是正规军,受到清廷猜忌。江南、江北两大营是满清正规军,战斗力却很弱。

若复兴军先灭江南、江北两大营,将在无形中帮助湘军,提升曾国藩的地位。不如养寇自重,留着清军两大营虚耗清廷财赋,集中兵力先灭湘军。

历史上,曾国藩直至1860年才荣膺督抚,担任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当时,李秀成、陈玉成联手,二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清廷再也不能倚恃正规军,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到湘军身上,不得不重用湘军统帅曾国藩。

第三,要想改旗易帜,必须首先改编太平天国的柱石—太平军。二次西征可以打乱太平军的建制,可以乘机向太平军炫耀复兴军的战力。

吴捷集中了三万复兴军,两万精锐太平军。以五万大军西征,复兴军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