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争取罗大纲(3 / 4)

晚清第一枭雄 左茂行 1392 字 2022-10-30

罗大纲对吴捷的话将信将疑,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弟能驾驭住洋人,确实本事非凡。只是军中多有流言,认为老弟与洋人走得太近,出卖了天国权益。

“至于复兴会,名声渐显,引起不少人注意。老弟在九江分田到户,**工厂,成果显著。可老弟动作太大,也得小心谨慎,不要被洪杨盯上呀。”

这些副作用,原就在吴捷的意料之中。只是罗大纲如此英雄,竟也顾虑重重,吴捷不免有些失望。他说:

“复兴会主张为民作主,自然要分田到户,惠及广大农民。况且,洪秀全、杨秀清不已经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主张‘耕者有其田’了吗?

“只不过,他们没能力分田到户,依旧在占领区内实行‘照旧交粮纳税’,像清朝那样依靠粮长收税。他们办不成的事,我办成了。

“我在九江特立独行,分田到户、招商办厂,难免会引起别人忌恨。欲建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洪杨难成大事,不久之后必有非常之变。罗大哥何其英雄,何必要为洪杨这两个神棍做事呢?”

罗大纲默然不语。洪杨是神棍不假,但实力雄厚。吴捷虽有前途,却年纪轻轻,实力还弱。

想当初,吴捷一文不名,还是罗大纲一手提携的。如今,他翅膀硬了,若让罗大纲效忠吴捷,罗大纲多少有些难以接受。

然而,等罗大纲参观过中兴公司、近卫团、公学,罗大纲始知自己在吴捷面前,不过是个井底之蛙。自己坐镇安庆,经手钱粮兵马无数,可在复兴会的事业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钢铁厂的炼钢高炉、造船厂的新式战船、枪炮厂的无缝钢管、弹药厂的无烟火药、医药厂的大蒜素……虽然都未量产,但其应用前景youren,每一项都是划时代的发明,超越同期洋人。

农村里,农民拥有自己的农田,种植农作物积极性很高。

公学普及小学、中学教育,青少年一改麻木无知的面孔,焕发出勃勃生机。

民兵营、民兵连统治农村有力,农民参与民兵连建设,对复兴会发自内心地拥护。

除了中兴公司,各地也兴建起了被服厂、砖窑厂、编织厂等,对传统手工业进行改造。传统地主阶级在土改中失去了土地,转而开始经营新兴工厂。

这一切,都大大出乎罗大纲的想象。九江虽地处江西一隅,却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切,都是吴捷的功劳,都是复兴会的功劳。罗大纲感慨良多,对吴捷更加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