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招募矿工(3 / 3)

晚清第一枭雄 左茂行 1326 字 2022-10-30

次**战争中大败,满朝官员谈“夷”色变,畏“洋”如虎。卢波克提议让洋人出面站台,保护工厂,不失为一条妙计。

吴捷赞道:“卢老兄说得不错。依老兄看,咱们投资开设工厂,首要开采铁矿,办炼钢厂,继而制成枪炮,这大概需要多久时间?”

卢波克掐指算了算,说道:“办厂需要筹集经费,需要引进机器,招募工匠,开建厂房,试生产。依我看,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见成效。”

三年?三年之后就是1856年10月了。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

在天京事变之前,吴捷必须练精兵马,修造枪炮。要不然,怎么在各路太平军中脱颖而出?怎么在天京事变中夺权?

三年还是太久了。

吴捷大失所望,转而问徐寿。

徐寿说:“假如不受干扰,假如人才、资金、机器一切齐备,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应该足够了。”

见卢波克有些不服气,徐寿解释道:“卢先生,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的民族,表面逆来顺受,像一群沉默的羔羊。一旦我们被组织起来,将会迸发惊人的力量,创造出别人想象不到的奇迹。”

卢波克有些难以置信。考虑到九江一穷二白,又受到战火威胁,他所给出的三年时间,已经是相当简短了。

徐寿的话令吴捷备感亲切。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早亡,曾经一边务农一边自学算术。

难能可贵的是,徐寿自小便对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年轻时并不热衷科举,结婚后曾自费前往上海墨海书馆学习西学。

他对华夏时弊、国民性格一清二楚,既有科学探索精神,又有求真务实的实干作风。

吴捷对徐寿刮目相看。此人天资聪颖,踏实肯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历史上,是曾国藩赏识提拔了他。现在,吴捷抢在曾国藩之前得到徐寿,应该大加重用才是。若在九江采矿办厂,非徐寿出面主持不可。

吴捷问程险峰,说道:“我率军到了九江,就会着手开展开矿办厂。老兄这边有不少矿工兄弟,不知能否调拨一些好手去九江?”

程险峰想了一下,说道:“如今兵荒马乱,不少矿工衣衣食无着。大帅既然立志要在九江开矿办厂,程某也应当效犬马之劳。我这边,可以带过去一千矿工。”

吴捷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