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据理力争(3 / 4)

晚清第一枭雄 左茂行 1631 字 2022-10-30

我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去哪里了。”

吴捷大吃一惊,罗大纲这话竟不是诅咒天国短命?得亏他劳苦功高,为老者尊。要换了别人,早被洪杨拉出去砍头了。

众将也议论纷纷。杨秀清脸色铁青,问道:“大纲,你一向识见不凡,把下策也说了吧。”

罗大纲自恃年老有功,又封赏不厚,便毫不示弱,镇定地说道:

“下策嘛,就是效仿当年明太祖伐元。先平定南方九省,然后兵分三路,一路进湘、楚,占据长江上游;一路走汉中,趋西安,进山西,威胁燕京;一路出扬州,走徐州,占山东,剪除燕京羽翼。待时机成熟,三路一齐出兵,会猎燕京。”

罗大纲的上策已不可行。因为琦善已在江北集结大军,燕京方面也急调蒙古、满洲马队入关,护卫京畿。但他的下策,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

可惜,洪杨都是刚愎自用之人,不会听取他的意见。

杨秀清耐心等罗大纲说完,然后把阴鸷的目光转向吴捷,说道:“吴捷,你也赞同罗大纲的看法?”

从杨秀清的眼神里,吴捷读出一丝恨意:你小子是我的人,竟敢公然背叛我?

吴捷知道,罗大纲的上计不可行,下计也不会被洪杨采用。太平军上至洪杨,下至普通军官,都被金陵之战的速胜所蒙蔽,误以为太平军天下无敌,可以直取燕京。

你不听罗大纲的话,又逼我表态,干脆,我给你出条毒计,让你自取灭亡!吴捷计议已定,说道:

“回禀东王,臣也有上下两计,与大纲的不大相同。”

杨秀清来了兴趣,赶忙请吴捷献策。ωωw.

吴捷定了定神,说道:“上计,乃如东王刚才所言,集中全军精锐,直捣燕京。不同的是,北伐军不必东征镇江、扬州,应当直接从天京渡江,从浦口出发,一路取捷径,直奔燕京,打清妖一个措手不及。”

吴捷见杨秀清听得认真,知道他听进去了,继续说道:“上计贵在神速。假若真的拿不下燕京,则迅速掉头南返天京,保存天军实力。至于镇江、扬州,那里的清妖已是惊弓之鸟。臣愿与罗大帅一起,以区区五千兵力,攻取镇江、扬州,然后分兵镇守之。”

杨秀清陷入了沉思,大殿内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多嘴。过了片刻,杨秀清缓过神来,问道:“下计呢?”

吴捷接着说:“至于下计,则兵分三路,一路北伐,一路西征,一路东征。三路大军互相呼应,牵制当面清妖,然后伺隙而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