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养寇自重(3 / 4)

晚清第一枭雄 左茂行 1385 字 2022-10-30

吴捷见徐琛上道,便说道:“不错,我正是此意。九江位置重要,是赣、皖、鄂三省锁钥,粮产丰沛。若能留在九江驻守,我便有把握让左七军、复兴会发展壮大。”

徐琛频频点头,说道:“这样看来,我们还是不要打向荣了。一来可以减少损失,二来可以占据九江,确是一桩好买卖。”

能留在九江固然是件好事。对太平军来说,可以凭借九江城固守,进一步阻击清妖的援军,为进占金陵创造有利条件。对吴捷来说,可以拿下一块根据地,作为自己的地盘。

但在历史上,太平军自武昌进军金陵,一路攻城略地,却并未留下一兵一卒,全军五十余万人马全部开赴金陵前线。

吴捷猜想,可能是太平军中能打的人太少。全军虽有五十余万,最能打的广西老兄弟仅有两万余人,可堪战斗的部队大概五六万,剩下都是掳掠来的新兵、百姓。

前番武昌之战,太平军号称十万,尚且赢得十分艰难。东殿嫡系部队屡攻武昌不下,杨秀清不得不调罗大纲、吴捷等人增援武昌,才总算攻下武昌。

后面还要打金陵,太平军虽有五十万人马,但能打的部队并不比武昌时多,相反后勤压力巨大。若金陵久攻不下,太平军岂不不战自乱?

若自己为杨秀清,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直下金陵,决不在九江留下一兵一卒。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会因为吴捷的穿越而做出大的改变。

但事在人为,不尝试一下,怎么会甘心呢?凡事总要存着点希望,万一成功留守九江了呢?

吴捷不想打击徐琛的积极性,也不告诉他这许多的困难,说道:

“老弟,这次你当先锋,以身试险,辛苦艰难。但咱们刚进入九江,还打算长期留在九江呢。劳烦你辅助邹帅,细心布置城防,留心查访人才,补充粮食弹药。”

徐琛知道吴捷要忙,起身向他告辞,说道:“大帅栽培小弟,小弟感激不尽,怎么敢说辛苦呢?这都是份内的事,请大帅放心。小弟这就告辞,一定齐心协助副帅,把九江打造得固若金汤。”

他正要走,却被吴捷叫住了。吴捷说:

“我在汉口找到许多读书人,都在我亲兵营中。里面有一个人叫高恬,是个中年秀才,为人沉稳,富有谋略,正可辅佐你。你一向都是左七军先锋,功勋卓著。我把高恬派给你,你凡事要多听他的意见。”

徐琛大喜,再次向吴捷拜谢,然后风风火火地走了。真是个急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