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栓柱老爷(3 / 5)

远在四川的博清额、李世杰;远在湖广的祖应元、王福、鲍国忠他们;还有在台湾锻炼的杨遇春、刘德等都会自发形成一个个小集团。

也正是这一个个小集团构建了共进会,构建了贾六的基本盘,使得他能够成为大清最年轻的封疆,也极有可能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祖皇帝。

贾六担心现在大家共同敌人是大清,将来贾家王朝成立了,没了共同敌人的这些个小集团,会不会在朝堂、地方上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互相党争不断,影响到贾家王朝的稳定与发展?

这个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弄不好还会有满洲派同汉人派相互竞争。

后党、**、亲王党什么的。

无论贾六有多么英明,他所创建的王朝也避免不了任何封建王朝的弊病。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现象。

但,贾六却不打算扼杀或压制内部的团伙竞争,反而想要火上加油,让以自己为首的各个小集团不断壮大,各自形成一定的势力代言人。

因为,他有足够信心让这个团伙竞争往良性方向发展,原因在于他压根不是人。

一个几百年的老鬼,还搞不定封建时代往资本时代转变的各种“痛病”?

给贾六五十年,他都能让不列颠群岛成为帝国的边角料,让美洲大陆成为帝国最耀眼的明珠。

知府是给了,现在贾六要听听栓柱如何治理永平,如何开展文狱,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文狱对永平官府体系的影响。

就是考试了。

治理一府之地,栓柱那是张口就来,说了一大通,一大半贾六听着耳熟,全是他在《大清日报》上发表的。

说是套话吧,不合适,因为这些道理的确是治理地方的良方。

说不是套话吧,也合适,因为这些道理陈辞滥调两千多年了。

“如果你真能按照刚才所讲施政,那你这个知府就不是合格,而是绝对优秀了。”

贾六点了点头,示意栓柱就文狱现场答题。

如何打击这一块就不必回答了,因为贾六在这个领域不及栓柱。

重点是怎么在打击同时确保官府体系正常运转。

栓柱知道这是自己的平台奏对,因此理清思路,认真回答。

首先,就是引外援。

何为外援?

便是让吏部同四川方面协作,调一批有经验的基层会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