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债多不愁,鬼多不怕(3 / 5)

此边分两期建造,第一期柳条边称“老边”,太宗崇德年间始修,至顺治十八年方筑成。

北起开原威远堡,南至凤城,西南一路延伸至山海关,东南至海边,将辽西、辽南包括整个辽河平原全部包括在内,全长近四千里。

第二期柳条边称“新边”,康熙九年由宁古塔将军主持修筑,这条边从开原威远堡往东北走,一直筑到松花江边,全长一千多里。

据阿密达讲,柳条边共有老边门16座,新边门4座,分由各地驻防八旗管制。

凡进出边门者必须持有当地官厅签发的印票,其上写明持票人姓名、年貌、脸色,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

山海关作为柳条边的最南端,也是关内关外分界的第一道大门,除了负责本关所在,还负责辽西的锦州区域大小堡台数十处。

也就是说就算阿密达肯解放思想,他也最多只敢偷偷放汉人在辽西一带活动,更远的广宁、辽南、盛京、铁岭、宁古塔、吉林、黑龙江等地,他说了根本不算。M.

“凡事都有个第一次,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嘛,”

贾六当然知道阿密达的顾虑所在,笑着又递给对方一根烟,摸了摸下巴胡子。

“朝廷的国策是朝廷的,这是大政,也是主要方向,我们地方上肯定是要服从的。但是地方也有地方的难处,很多事情完全执行朝廷的精神来办,就容易变得僵硬,好比那些偷关的汉人,能说这些汉人就是逆民、奸民、刁民吗?我看就是些生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寻个活路而矣,如此,抓获即杀是否过了,是否是对朝廷国策的一种教条执行?”

“关外物产丰富,任由荒废,是否也是暴殄天物?”

阿密达对此不置可否,论本心他也不是好杀之人,但抓住了不杀也不行,毕竟律法禁令摆在那。

要是朝廷能够宽松一些,不会因为下面宽纵而有所严格,动辄罢官什么的,下面人又哪个愿意做那杀生之事。

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事。

你朝廷不压,地方吃饱了撑的要人命。

“在不违背大的国策前提下,适当的灵活机动完全是可以的嘛,只要把握住尺度,我看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贾六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朝廷是不准汉人出关,但是没说不准汉军旗人出关,也没说不准汉人包衣出关,更没说不许直隶组织官方人员对关外进行必要的勘探。

直隶总督管辖范围可不仅是河北,还有后世内蒙大片区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