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一桩大冤案(3 / 4)

事实上。

不只是赵云,旁边听了这个故事的人,全都生出非常愤怒的情绪。ωωw.Bǐqυgétν.net

他们都是武人,脑子里没有那么多蝇营狗苟。

在他们看来,在这件事上,夏国官府的表现简直称得上昏庸。

上到内阁,下到督察院,刑部巡察司,简直都在乱来。

众人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赵云,期待着他能拨乱反正。

而赵云要的,却不是拨乱反正这么简单。

因此。

听了这个故事,他暂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表面上看,这件事或有误会。

有人担心张松的名誉受损,或者内阁的某个政策受到挫折,于是就颠倒黑白地判了这个案子。

但是!

赵云却联想起了出发前听到的那些话。

罗秀儿说:国内的气氛有点不对。

海棠说:百姓们现在不怕好官,怕罪官。wap.bΙQμGètν.net

丁梦云说:内阁为了推行一些政策,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张松要求国人忍受委屈,为大家舍小家。

把两边的事情关联起来,就能发现一个关键人物:张松。

张松明显是在推行**思想,恶民思想。

信了张松的人,最终的结果就是苦死累死,死后最多得一块碑。

看透了张松的人,则会大力鼓吹张松的思想,自己却跟在后面大捞特捞,成为一个个恶棍。

赵云能够看透这一点,并不是他有多么聪明。

而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之中,什么事都发生过。

赵云当然不可能支持张松的行为。

道理很简单。

执行张松的这一套,最终就会出现一个阶级固化、人吃人的国家。

而赵云却想让全国百姓共同富裕。

为了这一点,他亲自督促,接连出台了相关政策。

九月底,出台了个人财产有上限的律法。

十月份,确定了九族在五代以内,只能有两代人为官或参军的律法。

十一月,再次强调功勋制度,将个人荣誉置于人生最求的最顶点。

十二月,夏国的官员陆续公布个人财产,并接受经调司的检验。

张松所做的这一套,简直就是在开倒车。

赵云感到很奇怪。

张松不是一个很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