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内阁三人组的能力评估(3 / 4)

无产者建立。

该国的法律是针对所有人的,讲究公正。

然而!

随着开国元勋们不断去世!

后面的权贵们开始扭曲法律精神,将法律变成了权贵欺压弱者的工具。

有人掏了几个鸟窝,被判刑十年之久。

有人私分2.6亿,只判五年!

有人挪走数亿存款,受害者四处喊冤也无济于事!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的底层百姓,普遍对官府充满怨气,社会上戾气很重。

……

夏国若想避免那种情况,就应该直接针对官员和权贵设置法律。

将官员和权贵的危害限制住,国内才会真正的平安无事。

就在赵云沉思之间,徐庶也站起身来。

“庶以为,国家治理,一共就是三件事。

其一:民生。

其二:吏治。

其三:德育。

民生,指的是百姓生计。

让百姓一日三餐,能够吃饱穿暖,这是国家最基本的责任。

吏治,指的是对官员的管治。

正如子乔所说,秦汉之败,正在于官员系统的腐朽。

要从选官的源头开始,杜绝出现官吏世家。

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管,杜绝官员以权谋私。

德育,指的是对全体国民的品德教育。

为免出现那种当面一套背后的一套的伪君子,个人品德应该和其社会地位对应起来。

初步建议是,与爵位系统进行捆绑。

可以制定一套合理的品德评价方案,对每个人五年一评定。

如果某人的品德评价极差,则对其进行降爵惩罚。

反之,品德评价极好的,对其爵位进行提升。

如果每个人的个人品德都很不错,整个社会环境就会变得良好。

如果有人终生为善,可以对其刻碑立传,令其名扬后世。

在友善环境之中,每一个人都会心情更加愉快。”

听完徐庶的话,赵云差点直接对徐庶大赞一句。

徐庶的总结十分到位,而且目光长远。

当人们拥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自然就会产生精神追求。

徐庶的办法是,让人人都去追求道德上的提升。

五年一评定,算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段。

如果你上次评定一般,下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