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又是一起大案(2 / 3)

胡人一直被汉官压迫,心中怨气很大,叛乱之时到处烧杀抢掠,汉民深受其害。

活下来的汉人,一些逃入关中,一些逃入山林,一些成为叛军治下的奴隶。

二十多年过去,朝廷始终未能平定羌乱。

有这么长的时间,羌乱之时的小孩子,以及那之后方才出生的胡人和汉人,全都成长起来了。

这些相对年轻的胡人和汉人,都已默认了各自的地位。

胡人认为,自己天生就该欺压汉人。

汉人认为,自己必须忍耐,忍辱偷生。

因着这种情况,陈元就有恃无恐地做出了那种安排。

而且,也没有人认为有问题,没有上报。”

赵云此时正站在允吾城的治所大堂之中,堂中有知府曲真,判官陈元,以及同知和其它官员若干。

这些官员之中,只有少数人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

比如曲珍。

这些人能够走到这一步,以前基本上也不算是平头百姓。

但是,终究他们先前所处层次太低,眼界不够广阔。

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缺陷,便对出身于世家豪族的士子在心理上敬畏三分。

所以,他们先前都被陈元一伙人蒙骗了。

其余人,就是与陈元一起来到夏国的士子。

他们都算是被夏国骗过来的,有些人心中始终都有怨气。

又有人看到夏国的各种政策,意识到夏国发展壮大以后,早晚会将自己的家族摧毁掉。

于是,他们心中就对夏国生出了敌意。

赵云在得到安全司的调查情报之前,心中已然推导出了这些。

而且,他真正遇到了窝案。

或许是陈元的能力太强,堂中这些士子之中,有一大半都和陈元站在了一起,坚决地损害夏国利益。

基于陈元现在在郡中的核心地位,他有机会影响更多人,各县都得得筛选一遍。

万一陈元还向别郡的士子写了书信,那就牵连更广了。

赵云不会因为敌人太多,就将对方轻轻放过。M.

那么,一定会有很多士子人头落地!

考虑到这些士子现在的身份——夏国官员,这就会导致夏国首次大量处死官员!

即使不把事情刊登到报纸上,也会引得夏国官场震动!

赵云想让事情尽量透明,想让当事人说出相对客观的话,以免一些官员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