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卫沐的报复(2 / 3)

他很快就想到——

国子监,以及科举这一大摊子,最终是由他来负责的。

也就是说,天下官员,最后都是从他这里出去的。

蔡邕下意识点点头,问道:“除了大王,还有谁参与了?”

蔡琰摇摇头,细细说了起来:

“当时,因为丈量土地,以及统计功勋值,有学识的人奇缺。

谁都解决不了问题,便写信去问大王。

对了,大王当时正在北面打仗。

大王用了一个晚上,就把整套科举制度写了出来。

当时,我们也被这套制度惊到了。

大家一致认定,整套制度非常完美,几乎不可改易一字!

可惜的是,我们的学子学习时日太短,至多只有童生的水平。

虽然这样,但是识字的人才实在太少,不得不硬着头皮举行一次科举。

凡是考过的学子,全数称为秀才。

这一批秀才,立即就被大家抢光了。

……

秀才就能当官,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两三年。”

说到这里,蔡琰掩嘴笑了起来。

“后世的秀才们得知这种美事,怕是要羡慕得双眼发红!”

蔡邕下意识点了点头。

想到科举规则里面所说的“状元夸街”,他甚至有些遗憾。

遗憾自己生得早了。

若是生在晚几年的夏国,他自认可以考取一届状元。

那样的话,年纪轻轻的他,就直接天下扬名了!

名字和雕像,还会留在贡院里面,任由后世考生们膜拜和瞻仰。

父女俩说了一阵,渐渐说到了教育内容上面。

蔡邕认为,学生们还是应该学习繁体字。

因为,汉字是从形象来的。

通过识别外观,就能猜出它是什么意思。

如果过于简化,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

蔡琰翻了个白眼:“这是大王亲自规定的,不可改易!”

蔡邕摇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接下来,蔡邕又说到了学校里不教经义的问题。

蔡琰还是搬出那句话,把蔡邕堵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你们推翻一切,全上新东西,是会出问题的!”蔡邕严厉地告诫。

蔡琰不以为然:“出不出问题,现在还不知道,且等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