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主公,你应该称王(3 / 5)

军政两方面的奏折,首先都会交到内阁。

内阁共有六名阁臣。

一名首辅,一名次辅,四名群辅。

内阁阁臣对各份奏折给出一个统一的处理意见,再将奏折送进宫中,由国王批红。

二府之一:五军都督府。

其职能,与宋朝相似。

下设八司。

分别是:

募兵司,作训司,后勤司,军法司,军情司,考功司,武选司,安置司。

除了前方的作战不管,枢密院能管到与军人有关的一切。

二府之二:内务府。

下设宣传司(原宣传处)、内务司(原内勤处)、安全司(原安全处)。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计部、刑部、工部。

其中的“计部”,原本为“兵部”。

赵云将其职能全部放到了枢密院去,为了补足六部,便搞出个“计部”。

所谓计部,其实是个与财务有关的综合部门。

下设三司:

税务司,统计司,银行司。

税务司,自然是收税的。

统计司,引进后世的制度,提前规划各方面的开销。

银行司,赵云希望通过引入银行,解决民间的钱荒问题。

自从得到后世记忆,赵云就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现在这个世道,钱荒是非常严重的。

因为,许多的世家豪族,习惯于把铜钱存到地窖里,或者铸成铜器。

另一方面,银子和金子并不是正式的货币,老百姓也用不起这种货币。

于是,民间甚至在流行“白钱”,也就是铁铸的钱。一些富人也在铸钱。

富人铸出的钱,自然是偷工减料,被人称为“小钱”。

户部被拿走了财政权。

赵云却已决定,天下土地、资源,尽数收归国有。M.

这些公共资源,尽数交给户部掌管。

相比历史上,户部的权力反而变大了。

然后是礼部。

历史上的礼部,一是掌管教育和科考,二是掌管外宾接待。

赵云决定再给他加一条:

掌管全国军民的功勋与爵位。

这就把礼部的权力也加重了。

定了中央核心机构,事情就定了一小半。

剩下的就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