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大基建战略(2 / 4)

此番动静,顿时引来其他官员侧目。

见是李长安所为,纷纷不屑摇头。

没有治理一地的经验,现在装模作样,又有何用处?只不过徒惹人笑罢了。

卷宗上的东西实在太多,太过繁杂。

李长安原本想先看一看三府之地的大致情况,看能否梳理出一条合适的发展路线。

但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出来的,还需要实地考察才行,光看卷宗并不准确。

李长安看着自己写下来的问题。

继续往下延伸。

衣从何处来?

粮从何处来?

住从何处来?

再看官府困境。

赈灾粮不够,还能从什么地方找到粮食?

重建速度太慢,是因为工人不够。

匪患频发,是因为挨饿受冻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

李长安不断向下发散思路。

再看一眼最后一行写的“未来发展方向”。

脑袋里隐隐有什么东西正在萌生。

正在一点一点从记忆深处钻出来。

轰嚓!

李长安的目光集中在了“未来发展方向”这六个字上!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大工程……解决百姓劳作问题……”

李长安迅速在一张纸上写道,

“三府之地既已满目疮痍,切不可因循守旧,仅恢复原貌不足以根治三府之病症。”

“因立足长远,结合三府具体情况,趁此机会,重新梳理南部三府民生命脉,建立支柱产业。”

“以赈灾之银,兴建民居民房、道路桥梁,而今三府百姓大多赋闲,可征召百姓参与兴建事宜,付之以银钱。”

“三府匪祸,皆因饥寒交困所致,可就地招降,从事劳作,亦可收获银钱。”

“此法可解官府劳役不足之困,亦可以工代赈,激励百姓生产之事。”

“所有道路桥梁应让工部重新规划,水利土木之事不可随意对待,应以五十年之用为准。”

……

“另赈灾粮杯水车薪,当以官府名义统一购粮商之米面。”

“商人逐利,本性而已,可允许粮商有一定赚利,但若因利忘义,大发灾患之财,当诛之!”

“米面食粮皆民生命脉,岂容商人从中渔利?”

……

李长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