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写的好(3 / 5)

安南捅了捅李长安的手臂,“怎么样?什么感觉?”

“呵呵……”李长安露出一副你懂的表情,“文宗的点评文章,自然要悉心倾听了。”

“某些人口不对心,明明心里高兴的要死,却好像自己吃亏了的样子。”安南瞥了一眼李长安,

“还有,大家在意的是文宗吗?”

李长安耸耸肩,“你高兴就好。”

安南眸光流转,突然露出一抹笑意,好似冰山融化,从寒冬转入暖春,“哟,李兄这是在调戏我?”

李长安忍不住翻了白眼,“安兄,你要是个女子,我肯定早就调戏了,关键您是个男人啊。”

话虽如此,李长安还是挪开了目光。

安南扭过头,盯着李长安的侧脸,直到李长安受不住这样的逼视,方才笑吟吟作罢。

杨宣轻咳两声后,展开品评文章,开口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好似自己已经陷进去了一般。

“诗的前四句,讲的是一场酒宴,美酒佳肴、美味珍馐,若是寻常时日,诗人与好友早该大快朵颐,豪放饮酒了。”

“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敢问诗人为何如此苦闷?”

杨宣的语调变得低沉起来,环顾四周,“这位文宗说了,因为白鹿书院近日来的风波阴霾。”

“从龙门大比开始,一直到七月,白鹿书院始终处于弱势,所以诗人苦闷压抑。”

“这一点,诸位想必都已感同身受。”

众人皆是点头。

苦闷压抑,这不正是大家最近这段时日的写照吗?

杨宣继续往下读,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白鹿书院曾经辉煌无比,而今却沦落至此,被三大书院和国子监压制,这不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满太行?”

“但,太白从始至终都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