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用迷信打败迷信(3 / 4)

部抄家。

此令由南巡镇抚司通告全国,传至各地郡县。

经手官员也都以文箓向圣人立下誓言,确保无虞。

九月初,

准备了近一个月的大坝,开始破土动工。

一切工事有条不紊地进行。

李长安也终于能把精力抽出来,仔细梳理宛川府的农耕之事。

在他的构想中,南方三府未来将会成为大晋的粮仓米仓,而且要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的农耕产业。

届时,将会由各地供销局集中收购,送往大晋各地。

既能保证当地百姓种粮有钱赚,也能保证各地粮食供应。

同时,也要尽可能形成区域内循环,丰富南方三府的内部产业。

而在其中,梳理好各地种植品种,官府给出相应支持引导是重要一环。

这是生产环节。

而另一环,便是各地供销局,打通循环,让南方三府彻底流动起来。

既能稳定物价,也能保证百姓收益。

平遥府和阳翟府已经梳理的差不多了,如今只剩下宛川府。

李长安一边整理宛川府的卷宗,一边把对供销局的内部建设构想写在一边。

临近中午,封不疑急匆匆赶来,

“大人,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估计今天就能发动。”

李长安放下手中的笔,起身活动活动筋骨,脸上露出笑意,“孩子们的那些民谣学的怎么样了?”

封不疑笑着点头道,“学的都不错,有糖吃,一个个学的都很快。”M.

李长安走出书房,感受着外面的阳光,“接下来就看百姓们自己的想象了。”

到了下午,

正在清理燕水河道的一个乌山郡百姓,从河底淤泥里挖出了一尊石像,顿时引来其他百信的围观。

这个石像太古老了,上面的印刻都显得模糊,透露着时间磨损的痕迹。

而且上面似乎流转着别样的光泽,一看就不是凡品。

十几个百姓合力才把石像拖了出来。

一个眼尖的百姓看到石像背后的字,当即惊呼出声,

“快,快看……石像背后有字!”

众人纷纷看去,有一个老者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好像是数百年前的文字,和我们现在的字有不小差别!”

“估计只有县令才能看得懂,传承了八百年,应该有一些古籍,上面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