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李长安的手记(3 / 6)

“天授元年,七月初七。”

“余至石安郡。”

“今日玲珑生辰。”

“家书虽不曾断,然思念之情愈盛。”

……

“天授元年,七月二十八。”

“石安郡事毕。”

“明日,动身前往宛川府城。”

“这是最后一府。”

……

烛火摇摇,

李长安放下毛笔,长舒一口气。

待纸上的墨渍渐干。

将其放入已有厚厚一沓的手记里,收进须弥宝囊。

然后再抽出一张纸。

“今日,路遇一老农,讲起一则故事,颇觉有趣,遂记之。”

“有一姓焦的书生,在园中读书,夜里来了两只狐妖,变成天姿国色的两个美女。”

“两姐妹进了屋,便开始**书生。”

“书生很生气:‘岂有此理!我乃读书之人,见不得你们这般艳俗模样,快给我滚出去!’

“其中一个狐妖笑了:‘真是个书呆子。你既然是读书人,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们姐妹立刻就走。”

“这上联是:“戊戌同体,腹中只欠一点’。”

(注:戊为十天干之一,戌为十二地支之一。戊戌二字大体相同,就差在中间的一个点上。)

“书生想了半天,不得其解。”

“狐妖笑着说:就这还自称读书人?我替你对吧:‘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

“说罢,两狐妖一笑而去。”

(注:己为十天干之一,巳为十二地支之一。二字的下半部分相同。)

放下笔,李长安忍不住摇头啧啧轻笑,将其放在一边,等待墨迹变干。

然后靠在椅背上,闭眼盘点自己这半年多的收成。

大汉这段时间借助开辟商路之便,顺利进入南方三府,并且迅速铺散开来。

东南三府和南方三府,逐渐连成一片。

因为大汉的势力扩张。

文道修行也走上了快车道。

每个月散布出去的诗文越来越多。

现如今,已经有六十首诗文,借助各地文昌碑传播开去。ωωw.

这还是李长安刻意放缓速度的结果。

大晋文坛开始出现一种极其怪异的现象。

有的诗文明明极好,却就是没有登上文圣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