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嘲竹四(3 / 4)

要花钱的,你们有钱就可以吸引更好的师资力量。北方不是人的智力不行,是发展程度不如你们。其次,这个大明,不是只有你们一个南直隶。是十八省共有的大明。科举连着官场,你们就算读书再好,这也不是你们垄断官场的理由。”

“地无分南北,为何发展程度不如南直隶,还不是人的问题。”张采不依不饶的追问道。

杨凡没有说话,回头对侍女说道:“给我拿一张纸和一支铅笔来。谢谢”

张溥等人目瞪口呆,杨凡居然和一个婢女说谢谢。这是什么情况。

他惊愕的转头去看涂山月,小娘皮居然就毫不理会。

张溥心里叹气,这杨家的当家主母是锦衣卫世家出身,将门的女孩子真是没有规矩。

他心里为杨凡娶一个不懂礼法的老婆,有些为杨凡可惜。

虽然他不认同杨凡的观点,但是,他欣赏杨凡的见识和才华。

杨凡刷刷的在纸上写画起来,不大一会就弄好了。

“这是什么”张天如看着图问道。

“这是华夏五千年来的温度变化图。你看,竖着的这根线代表温度,横着的这根线代表时间。同时横线代表零度。最右边是现在的大明朝。这根围绕着横线上下浮动的曲线,代表着一年的平均温度。能看懂吗”

张天如点点头,横线上从左边向右边标注着不同的朝代。最左边是上古时期,然后是唐朝和虞朝。他有些皱眉,唐虞之际只是上古传说,是否存在存在争议,不过不去管他,就当是是一段时间的符号了。

再往左边就是黄帝和尧舜禹了。之后就是夏朝。

这段时间气温一直很高。到了商朝末年,气温突然断崖式下降。最低点的时候,发生了牧野之战。那个地方杨凡写着这四个字。

等到了两汉气温又保持在高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再次陡崖式下降。

隋唐再次升温,保持在高温。五代和北宋再次陡崖式下降。最低点式靖康之变。

南宋和元朝,气温有所上升,但是最高点仍然在那根横线之下,元朝建立不久,气温再度下降,最低点是元顺帝北逃。

到了明朝整体都在地位横向震荡。图看到了最后,也就是万历朝开始,气温在低位横盘整理了两百多年后,再度下跌。

看到标注天启朝、崇祯朝的那里,发现曲线还在向下走。

张溥是学霸,虽然第一次接触这种图标,但是,这种图表特别简单易懂,他一下子就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