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得银一千(3 / 4)

寒门仕子 佯忘 1282 字 2022-10-27

于皇帝而言,他的关注点一直集中在那股未知势力身上,对川王妃的那些事儿,反而没那么在意。

是的,当他听到川王妃‘乱矢之中香消玉殒,葬身于巨野泽之内’后,只是略略地点了点头,一句追问的话都没有说。

似乎,死人是不值得他去关注的。

而齐誉,又巧借在梁山县抓获的那几名俘虏之口,把燕王的造反大致计划阐述了一遍,末了,他还重点提了提赵王。

齐誉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皇帝的反应,却见他神情淡然自若,波澜不惊,一副运筹帷幄的模样。

看陛下这姿态,莫非是对此早有预知?

果然,皇帝在听完了他的回奏之后,略做沉吟便道:“你说得这些,大致都在朕的预料和掌控之中,只是没想到,赵王叔也会跟着他们瞎胡闹。”

而齐誉只是陪笑着点点头,却不插言。

关于藩王之间的事,还是少跟着掺和为妙。

皇帝微微蹙眉,道:“其实,朕最没有想到的却是东虏人,他们居然敢真的踏入中原,还私下去和藩王们做交易。”

对此问,齐誉也实事求是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从目前东虏人的心态来看,他们是谁都不想得罪,也只是单纯的想捞些好处而已。

这,就是实情。

皇帝认可地点点头,又道:“自我大奉建国以来,对东虏都是持宽容和安抚态度,没想到,他们不仅不感天朝之恩,还想着火中取栗,真是狼子野心。”

皇帝的意思很直白:他们就是一群白眼狼,眼睛里只有利益!

非常对!

齐誉觉得,在国与国之间,谁不是以利益为上?所谓的恩惠,也只是为将来的清算做些背书罢了。

对于东虏忘恩负义的动机,齐誉也说出了自己的分析:“陛下,我朝对东虏的态度有些偏激,外交上只展示出了恩的一面,却忽略了威的一面,也正因为此,他们才放下了原有的忌惮之心。”

皇帝轻轻一叹,道:“你说的这些道理,朕又何尝不知呢?就目前的时局来说,可谓是内外交困。北方有虎视眈眈的鞑靼和瓦剌,南方有穷凶极恶的扶桑倭寇,如今再加上燕王这个不安因素,着实令人堪忧呀!东虏人也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才起了浑水摸鱼、渔翁得利之心。若非是时局复杂,限制颇多,我第一个去拿东虏这个软柿子祭旗泄恨!”

不难听出,皇帝有点憋屈。

是啊,猛虎即使再强,也耐不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