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言传身教(1 / 3)

寒门仕子 佯忘 1087 字 3个月前

李宏裕见他一脸坦然,心里的芥蒂登时少了几分。

他想了想,也选择了坦诚相待。

“在朕还为太子时,父皇就曾教导我说,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住无上的权威。无论如何,都不能任由臣子们左右。即使做错了事,那也要将错就错下去,直至盖棺定论为止。除了像天灾那等不可逆的因素必须要降下罪己诏外,其他方面,都不能妥让。所以,让朕去承担责任,非常地不妥。”

从皇权的角度上看,李宏裕说的确是实情。

凡为帝王者,无不想塑造自己的‘神化’形象,什么伟大了、英明了、等恶心的词汇,皆不厌其烦地往自个脸上自我贴金。

可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伟人?

即使唐宗宋祖,也不过是个有道明君的后世评判,和神化形象相差甚远。

但,这样做却有个好处。

那就是,能在**政策上发挥有效作用,让老百姓们盲从地顶礼膜拜。

如此一来,谁还会质疑今上?

但,齐誉却笃定地认为,这种手段正是王朝制度中的核心弊端。ъΙQǐkU.йEτ

若不把这个痼疾给一锤打破,民族就永无复兴的可能。

道理很简单。

**政策的核心乃是禁锢人的思想,继而让人失去思考力和评判力,这种环境下的世人,怎可能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呢?

缺少了独立思考,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消失殆尽。

如此,还谈何创新?

琼州之所以能够取得稳定发展,一是得益于教育上的回报,二,就是有着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有了这些元素,才会形成百家争鸣,才会实现百废俱兴。

反之,就会慢慢演变成百兴待废。

其实,齐大郎让皇帝认错的目的,就是想把他拉下神坛,一举戳破掉天潢贵胄那种高高在上的神化泡沫。

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也不会也没必要去和皇帝争执。

顶多,劝诫一番也就是了。

“圣人曾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失去了身正,就会慢慢失去大臣们的拥戴、以及百姓们的拥护。到了那时,陛下可就真变成孤家寡人了。尝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陛下可莫要因小失大呀……”

“然而正身,就要做到诚然和坦然,凡事客观公正、不失偏颇。《荀子·修身》中有云:是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