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策论与变法细说(2 / 3)

且马还金贵,特别是在纬度较低的地方养北方马,一没养好,就病了,治病要花钱,一个不慎,意外还死了。死了,得赔!反而让有一些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哪怕是养大了,大多数农户也并不能把马养得膘肥体壮,最后收购价格也是官府定夺,那些差吏也要上下其手从中牟利,农户自然也还是赚不到钱。

王安石变法之中,如这种想法很好的政策,却造成了不好的结果之事,比比皆是。

说白了,王安石变法,失败就失败在**行政能力不强,执行力有问题。换句话说,也有王安石太多的一厢情愿。

这里面,就要说一说倒霉的苏轼了,苏轼便是看到了这些问题所在,所以他最早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所以被贬了,甚至因此还在御史台坐了三个多月的牢狱。

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他反对的理由很多人不了解:这个时代劳动生产的总体收获基本是固定的,官府想要更多的收入,那百姓必然失去了部分的收入。

这有道理吗?以理论来说,还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时代不比后世,生产力会不断快速增长,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出产基本是固定的,官府富了,这钱自然就是从百姓来的,百姓就相对穷了。

但司马光这种想法,也是过于圣母了一些,没道理的地方在于,这天下真正的富,不在底层百姓,而在士族阶级。

待得王安石变法因为种种问题被无数人诟病的时候,难以为继的时候,司马光上台了,他全盘否定了变法,这是来自广大士族阶级的反扑。

这里又得说一说苏轼了,他因为反对变法而倒霉,因为变法失败又崛起了,一度官居三品,见得司马光又全盘否定变法,他又不爽了,觉得新法之中有些政策还是挺好的,又反对司马光全盘否定变新法。

然后苏轼又被贬了,还越贬越远,一直贬到了海南,开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其实不难理解,王安石是激进派,却有许多失败。司马光相对王安石来说是保守派,也有许多失败。苏轼,是中间派,比较实事求是,却是最惨的一个,两边得罪。

所以……

苏轼,必然是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是狄咏早已打定的主意,只等苏轼入京了。

不论哪一派,其实都在为朝廷穷成狗而想尽办法,只是各自**不同,想的办法自然也不同。

狄咏要写策论题,得几边考虑,一边是皇帝,仁宗皇帝赵祯,那是有锐意进取之心的,不然不会有庆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