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君子慎独,切莫放浪形骸(2 / 3)

气派!”狄咏也没啥能说的,因为也没有上过课。

这个时代,别说知识垄断,反过头来说,朝廷在政策上又极其重视教育工作,甚至许多地方的官学修得比州县衙门还气派。

教育工作也是许多官员的直接政绩,比如一个州县某年考中了几个进士,那这主政一方的官员十有八九会升官,原因是“教化有方”,甚至是比多修了桥路谁去、多收了赋税还要来得直接的政绩。

欧阳修听得狄咏说国子监是“治学的好地方”,面色微愠,说道:“莫要过于看重国子监,要论治学,国子监不过尔尔,让你去那里,不过是取一个考进士的名头而已……”

嗯?狄咏一抬头,大佬这是何意?国子监都能这么鄙夷?

“还请老师教诲。”狄咏问着,鄙夷了国子监,也当说个道理不是?

欧阳修自然要说道理:“时文风晦涩者,国子监为最也!好晦涩考古,以为学问,实可笑至极,你可莫学。如那宋祁,昔日随老夫修史,偏偏就要把‘迅雷不及掩耳’写成‘震霆无暇掩聪’,当真笑煞个人!此风不可长,子道在国子监,定要与这些人势不两立!”

狄咏听明白了,欧阳修是在说一种现在国子监流行的现象,那就是文辞文风过分的晦涩考古,什么意思呢?就是写文章都不好好说话,非要拽一些没人认识的古字古词,用这个来显示自己的学问深厚。

汉字本身就是会迭代更新的,会有许多字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今的文人反倒喜欢把这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字又翻出来写。

有些字几百年没人用了,许多国子监的考生就喜欢翻出来写在文章里,好像写个字连考官都不认识,考官就一定会大呼“卧槽,这个学生真牛逼”。

欧阳修就是看不惯这种作风,所以抨击起来,叫狄咏不要学。

所以历史上欧阳修过不了多久会知贡举,就是当科举的主考官,第一件事就是打击这种晦涩考古难懂的文风。

甚至欧阳修还引领了汉字使用的风潮,史上也称之为“文风革新”,让后来文人的文风越来越偏向通俗易懂,比如他自己的《醉翁亭记》,甚至千年之后再看,通篇也没有几个晦涩难懂的字。

只要有点中学古文功底,欧阳修的文章乃至后来的文章,几乎就都能看懂个八九不离十。

这也导致文言古文在唐宋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唐宋以前的古文,后世之人看来,就比较难懂,唐宋以后的文言古文,就越发通俗易懂,到得民国白话文再改革,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