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理学与事功,狄咏之野望(3 / 4)

前。

老夫子身材消瘦,颧骨隆起,山羊胡打理得一丝不苟,一看就是君子人物,见得狄咏见礼,面色带笑:“不必多礼,一旁落座,平常里都治了些什么学问啊?”

又是这个问题,不过这回狄咏倒是自信了不少,至少十三经他都有过涉猎,不至于一问三不知。但是也不能以此逞能,便答:“不敢谈治学,只敢言读书,学生对于事功一道颇有心得。”

“事功”也是一种学派,用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实事求是”的儒家学派,更多关注事物本身,比较功利的学说,少了许多形而上学,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倒是与后世现代人的观念差不多。

只是如今“事功”还未真正形成一个学派,还只是一个代表理念的词。

到得南宋,事功学派才真正崛起,一度与程朱理学有鼎立之势,只奈何后来式微了,让理学成了主流。相对而言,以后的王安石就属于事功一派,反之司马光就属于保守派。

狄咏之所以忽然这么标榜自己,就是因为一进门就遇到了理学开创者程颐,起了一些要与理学一派争锋的意思,若是能打败理学一派,那才真正是改变整个历史进程。

改朝换代从来不是真正的改变历史,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改变历史。狄咏进门来,一路还真多想了几番,陡然真的决定自己要做“事功”一派的代言人,跟这些文人士子争一争!

狄咏一说事功,一旁的程颐立马面色有些微微的变化,显然有些许鄙夷之感,为何?因为事功事功,就注定的功利其中。而儒家此时,已然有了所谓往更高尚的个人道德与性命哲学研究的方向去了。

这就是有“诗与远方”的伪文青看不起庸庸碌碌的劳苦大众的意味,觉得低俗。

胡瑗闻言捋着胡须,笑道:“事功也好,有助农商,有助家国,不错不错,治学当严谨,锲而不舍,方才有成。”

胡瑗勉励的狄咏几句。

“多谢夫子勉励!学生定当好好治学,不枉夫子教导。”狄咏高兴不已,儒家学派纷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与行事的方式。

胡瑗的勉励,狄咏为何高兴不已?

因为若是把儒家比作一个宗教的话,宋明清基本就是“政教合一”的朝代,而胡瑗这种当代大儒,就等于是当代的教宗教皇,那是言出法随的,有解释儒家任何言论的资格与权威。

程颐程颢之所以能让自己的学说崛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