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狄咏,是来惹麻烦的(2 / 3)

如何也得让狄咏带着麾下人马消耗一番,如此才能达到平衡。

有些事情,都是这么进入了两难的境地,当杨允贤决定率兵造反的那一刻起,许多事情就由不得他。

他甚至还有更多的担忧,担忧自己一旦收兵退军,会不会遭到狄咏的掩杀追击,狄咏麾下竟然还有两三千西南矮马骑兵,也都身披重甲,甚至还有不少甲骑具装,野战之下,也是一把利器,实在教人头疼不已。

若是这等人马再来几千万余,那真是要横扫大理……只是杨允贤不知道,狄咏麾下,已然是三“省”精锐主力加汴京援军,大宋在西南方向,已然再无其他堪用的军力。

高台之上,狄咏看着城内人马调动,也知道其实时机早已成熟,东边守敌早已捉襟见肘,甚至连军备都调走了无数。

守城这种事情,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其中细节原理,那就是越大的城池越难守,越小的城池反而越好坚守。

为何是这个道理?打个比方,一座正方形的城池,如果边长四里(两公里),也就是两千米,四面城墙加起来就是八千米,不说什么重兵防御,就说每隔一米站一个人,也要八千个人才能把城墙站一圈,单薄的一圈而已,不是人山人海的一圈。

边长四里的城池,其实还算不得什么大城池,汴京城那种城池,外城周长六十里地,你想想这种城池该怎么防守?又该多少人来防守?

为何后来金人一旦兵临汴京城下,就能轻松就破了汴京外城?答案是否已经找到一部分了?唐朝时候,洛阳城、长安城在安史之乱中,也没守得一时半刻。

反倒是那种小型堡寨,往往在历史上经常能死守待援,而大城一旦失了其他防御门户,几乎就陷落不远。

善阐府此时之境地,便也不言而喻,大理之东京,人口好几万,周长七八里,这种城池,来个七八万大军,那还有可能坚如磐石,两万人,那就是顾此失彼。

承平日久,就是如此,就如侬智高破广西广东,几乎毫不费力。

当狄咏带着杨允贤来到善阐府的那一刻起,这座城池基本就已经宣告失守了。

其实高家还有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率兵出击,直接集中全部力量与狄咏来一次决战,如此还有可胜之机。

这就是历史中许多守城军队为何放弃城池不守,非要出城一波的原因所在。不是主将真的**到这个地步,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城池太大没法守。

守城之战,从来也并不是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