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无解之局,死地了(1 / 3)

狄咏心思有点慌……

他虽然与麾下军将说过,此番出赛,九死一生之类的话语……

虽然麾下军将与士卒都也说着什么九死一生的话语……

但狄咏也清醒的知道,这种口号,喊是可以,但不能真的认为所有人都抱着必死之心而来……

这更多是麾下军将与士卒对狄咏个人的信任!

此时此刻,一旦心态崩盘,必然会战力大减!哪里有那么多背水一战的故事?如果真有那么多这种故事?那历史上多少英雄?哪个不都得在末路之时反击大胜?

那些英雄又岂能是悲情结局?只留世人一句可悲可叹……

狄咏又从座位站了起来,左右踱步不止……

还有种建中的话语:“还请太傅速速决断啊!时不我待,不可拖沓分毫!”

种愕忽然也有一语:“恩相,不若……不若恩相轻骑快马速走,趁着辽人还没有能力大规模从南出击之时,轻骑快马,从大同归去,重掌大局。此处大军,交给罪将叔侄二人,必然与辽人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想来,这番话,这个计策,种愕早已酝酿多时,只等来说……

意思很简单,狄咏随着大军,等着大军,慢慢南归,肯定来不及,必然被辽人堵个正着。

最好的办法,就是狄咏带着轻骑快马,一路日夜狂奔,从大同隘口回去,甚至翻山越岭,翻过燕山回去……这样做的成功率,其实不低。

至于大军,种愕留在这里,与辽人拼了……

只要狄咏回去,稳住战局,不论是稳在大同,还是稳在太原,终究是有意义的……

却是狄咏愤愤一语:“五万铁骑,倾国之力也,精锐所在,失在草原,往后数十年,何以再言战事?”

五万铁骑啊,十万匹马啊,五万套最好的铁甲与兵刃,狄咏花了多大力气才积攒出来的?从打党项开始,到现在掏空国库……

更重要的是这五万人,百战百胜的老卒,军心之壮,厮杀之勇,技艺之娴熟,需要多少战争与人命才养出来的……

这五万人,如果没了……

那这大宋,还有机会再养出这样的五万精锐大军来吗?

这么兵败而归,狄咏在**上,在舆论上,在朝堂上,又该陷入何等艰难的地步?

那些人设,那些名望,那些大义……

种愕再说:“还请恩相速速快走,唯有恩相一归,来日才有再起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