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来个人赃并获,来个天下见证(3 / 3)

意外,最近梁辛初谋的聪明事太多了,狄咏只问:“如何行事?”

梁辛初一边想一边说:“不若……狄郎就下令御史台,说……文相公年老体弱,怕在御史台出什么意外,让他长子到御史台来把人接回去……”

这话语到这里,狄咏已然欣慰在笑:“哈哈……当真好办法,辛初真是某的好助力!辛苦辛苦……”

显然,梁辛初说到这里,狄咏已然就想到了后续,两人多少有些心照不宣。

在害人的事情上,竟是有这种默契。

为何一直是文恭祖到处奔走?只因为文彦博在牢里,实在无人可用,只得让儿子来。一旦文彦博出狱了,奔走之事,文彦博岂能不自己来?这种大事,文恭祖的脸面是真不具有说服力的,文彦博的脸面就不一样了。

那么,文彦博要自己来,文恭祖岂能不把密诏交给文彦博来保管?文恭祖一个后辈之人,官职低微,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在周平这件事上已然事败,显然早已是惴惴不安的惊弓之鸟,父亲忽然可以出来主持大局了,他岂能不急着把这些事都交给父亲?

到时候,就在御史台,来个人赃并获,来个天下见证!

但梁辛初还是有一些担忧:“奴家只是仓促来谋,就怕……就怕即便如此,万一,万一那文恭祖还是没有把密诏带着,岂不白白忙活一场……”

梁辛初还有些不自信……

狄咏摆着手:“无妨,此谋,只是最佳谋划。若是不顺利,那就把文家长子拿下大牢严刑拷打,让他亲自交代,如此也可,能熬过严刑拷打的人,便也不多。他若还能熬过去了,那就不必急着杀文彦博了,待得明年再杀,大战一起,同仇敌忾之时,便是文家死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实在不成,天意如此,也就这么着了,虽然影响心情,但文家,怎么都得死,名正言顺的死!

狄咏是肯定不会在这大宋朝,做那种强行拔刀杀人的事,必须得要一个名正言顺,还得要一个普天同庆!

要把文彦博死死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也要狄咏自己永远站在大义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