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君子楷模之狄咏(3 / 4)

了,这种印象,早已深入骨髓。

忽然,长大懂事了,亲爹说,狄咏就不是个好家伙!

这真是认知上的颠覆!

赵颢不敢说话,就看着老爹,一句话不敢说。

只听老爹继续说:“朕到如今,还未亲政,为何?因为,权柄皆在他人之手,他更想他自己的权柄千秋万代,岂会在乎我赵家天子?”

不对啊,狄相公为国,鞠躬尽瘁,败南蛮,收大理,灭党项,败契丹……家国蒸蒸日上……

也……对啊,我赵家天下,而今都是他狄咏一言而决……站在皇帝的角度,站在皇子的角度,多少是真有点憋屈……

赵颢,有点凌乱!他刚刚长大,刚刚懂事,就陷入了一种难以想清楚说清楚的凌乱与纠结当中。

皇帝还在骂:“乱臣贼子啊,居心叵测,太后妇道人家,受人蒙蔽,朕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满朝文武,皆只想着他带给所有人的功勋,只想着史书万代都会记载他们的大名,只想着加官进爵,只想着他天纵奇才,事事能成,只想着家国天下要超越汉唐,何人想过天子在哪里?何人想过,这天下到底是谁家之天下?”

皇帝,在这个层面上,是真的看透了事情的本质。

狄咏大权在手,甚至也做过悖逆之事。但真的就没有人怀疑过狄咏一些什么事情吗?

肯定有,但许多人就是不敢说,也不愿说!

为何?

因为狄咏,能给所有人,所有此时此刻在朝堂列班的人,带来无尽的好处。

莫要以为打仗立功,就都是战场军汉的功勋。每每得胜,朝堂上下,皆喜气洋洋,不仅因为爱国之心,也因为每个人都有功劳。

王安石为何频频升迁?且人人都觉得应该?不是因为狄咏一句话,是王安石有功,组织调拨钱粮之功。

司马光为何升迁?因为他有功,什么功劳?正儿八经诰命文书上写的,监察各地官员之功,喷倒查办了好几个官员,致使各地钱粮数目清明,调度快速……

富弼曾公亮,倒是不在乎什么功勋,他们在乎一件事,以后啊,史书上,肯定有个词,这个词到底怎么说无所谓……

比如“嘉佑盛世”,比如“仁宗中兴”……都行,大宋盛世啊,也可……

然后,这些盛世,中兴里,就会有人名,为何盛世啊?什么房玄龄,杜如晦,史书里都是怎么记的?

以后,说名臣名相,上下几千年,富弼,曾公亮,岂能不名列前茅?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