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如此便是一劳永逸(1 / 4)

狄青,周世宗之太祖也!

皇帝赵祯,有点震惊,抬头看着文彦博,并无话语,却也皱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富弼也是震惊之色,文彦博这话说出来,过于露骨,露骨到有些无礼,这甚至是在揭人短,揭赵家人的短。

但是这话有道理吗?在历史中,在现实中,还是有道理了的。

不能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在现实中,实事求是而言,对于朝廷,对于皇帝,狄青是真有这个威胁的。

这就像一个人拿着一把刀,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他会不会威胁到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猜疑链。

若是没有狄咏的出现,皇帝赵祯,本身就会担心这个问题,哪怕他从不表达出来,但终究还是心中担忧的。

如今是有了狄咏,好似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并非真的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更贴切的说,是把这个问题暂时掩盖下去了。

人心,从来不能真正拿来考验。

文彦博,也不能说他不忠心,他说出这个问题,相反而言,还真就说明了他忠心。

见皇帝与富弼的震惊之色,文彦博更道:“陛下,防患于未然,必是上策。狄家,如何优待也不为过,却万万不可掌得大权,一旦掌权日久,必是党羽众多,后果不堪设想!”

文彦博还说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掌权一日不是问题,就怕掌权日久,一直在权力之处,就会有许多人受他提拔,受他恩惠,那自然而然党羽众多了。

一个能臣,要么军,要么政,不能又军又政,狄家,如今已然有了军政大权的苗头。

皇帝闻言,并未生气,这才是一个明君的素养素质,因为他知道,文彦博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的,作为一个皇帝,他也不可能完全站在狄咏的角度去想问题。

所以皇帝认真问了一语:“狄咏其人,不可用乎?”

这个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皇帝有皇帝的视角,他明白许多问题,比如,他知道,哪怕狄青为枢密使,但是狄青从来就没有真正在枢密院大权在握。

这里面,原因有许多,比如,枢密院里其实都是文官,狄青一个武夫,本身而言,明里暗里的,狄青就不可能大权在握,一个衙门也不是一个人就能运转的。

哪怕孙沔这种与狄青关系较好的文臣,也不可能唯狄青马首是瞻,让狄青在任何事情上都一言而决。

兴许,皇帝有意无意,也在阻拦狄青在枢密院掌权,比如在问及关于枢密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