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调兵遣将(二合一)(3 / 5)

反应落在曹操眼中,他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督粮官要交给自己人,这个想法不能说有错。

不过曹操理解中的自己人跟其他人理解中的自己人显然不太一样。

他跟鲍信的确不熟,但是他之所以将督粮一事交给鲍信,就是因为鲍信在当初袁绍为盟主,名满天下之时,私下里却依旧对他百般推崇,后来刘岱在讨伐黄巾时战死,更是鲍信迎他入兖州为兖州牧,而鲍信自己,后来更是为了保护他战死沙场。

因此,即使现在他跟鲍信其实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鲍信都算不上自己人,那谁还能算自己人呢?

除此之外,他让鲍信督粮,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挽救一下鲍信的弟弟鲍忠。

鲍信此人,虽然忠义,但也好争功。

当初袁绍为盟主时,派遣孙坚为先锋攻打董卓,鲍信就怕孙坚抢了头功,所以暗中派其弟鲍忠抢先出发,结果却死于华雄之手。

如今虽然华雄在他麾下,但谁知道董卓手下还有没有什么能人?

现在让鲍信督粮,他为了做好这件事,想来也不会有与孙坚争先锋之功的想法了。

心里这样想着,曹操也是对着鲍信道:“允诚之名,操也是有所耳闻,所以让允诚督粮,操还是信得过的。”(鲍信字允诚)

说罢,曹操才继续道:“现在督粮之事已定,还需一先锋,以探董贼虚实,不知何人愿往?”

曹操方才在众人眼中完全是一心为公的选人方式已经将各路诸侯的豪情都激发了出来。

此刻听到曹操开口问先锋的人选,当即就有数人起身响应:“吾愿往!”

待曹操定睛看去,除了长沙太守孙坚之外,同时出声的还有北平太守公孙瓒,兖州牧刘岱。

先锋之事,虽然容易立下首功,但因为敌情不明,所以也极易遭重。

当初诸侯讨董,袁绍问先锋之事,只有孙坚回应便可见一斑。

现在曹操开口,却有三人响应,可见刚才曹操选鲍信督粮的做法已经有了效果。

毕竟,他身为盟主做出一番一心为公的姿态来,其余人自然会争相效仿。

而孙坚、公孙瓒、刘岱三人在开口之后,显然也是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抢着做先锋,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刘岱便抢先开口道:“两位报效家国之心,岱深感钦佩。不过,岱身为汉室宗亲,此番讨董,理应身先士卒。不瞒诸位,就在之前诸位推举孟德为盟主之时,岱还心有不满,觉得岱身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