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奏疏(1 / 4)

京城三大营,中军衙门。

衙门大堂里,只有兵部尚书方逢时和彰武伯杨炳二人。

看着神色凝重的方逢时,杨炳出言劝道:“大司马,您又何必如此较真?”

“前两年,首辅张江陵也曾经动过彻查过京城三大营之事,但也是无疾而终。这次裁汰个几千的老弱病残,就已经能够给皇上一个交代了。”

方逢时还在翻看着卷宗,没有出声。

杨炳继续道:“大司马,这京营吃空饷之事,可是盘根错节无数啊。”

这时,方逢时倒是抬起头来,赞同道:“彰武伯说的不错,确实是盘根错节无数。”

啪!

方逢时将卷宗猛然一拍:

“这偌大的京营,吃空饷的空额竟然有两万余!”

“朝廷一月给三大营的军饷是三十万石粮食,折一个士卒就是二两多的银子。两万多人,这一年二三十万两银子!这还不算口粮、军械与军衣。”

“还有两万余是各家的奴仆,在家里伺候着他们的主子,却来朝廷里领他们的俸禄!”

“若是全部算上,一年七八十万两的银子都进了谁的腰包里?”

杨炳低声道:“这里面可是牵扯着十几家豪门勋戚……”

“这武清伯可是占了大头……”

武清伯便是当今天启皇帝的外公、慈圣太后的父亲,李伟。

隆庆六年,加李伟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后来万历皇帝即位,封其为武清伯,追赠李伟三代,食禄千石,并赐乘肩舆。

可以说,武清伯李伟就是当朝权势最大的外戚。

“天子既然让本部堂来查,那本部堂就不能藏着掖着,敷衍天子。”方逢时掷地有声的说道。

……

一封朝奏九重天。

方逢时的一封奏疏在京城掀起了惊涛骇浪。

随着张居正在府上休养、潘晟和于慎行入阁,现在内阁的形式便是张四维已经全面掌握了内阁的大小事务。

饶是张四维宦海沉浮这么久,看到这封奏疏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自土木堡之变后,京城三大营内不如外、空额偷饷的糜烂现象就已经开始了。

百年来,有人想动手处理,但都是铩羽而归,无功而返。

无他,勋戚与国朝共荣。

京营贪腐不是一家一户之事,而是几家十几家王公贵族、皇亲国戚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