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同袍!(3 / 4)

辽东。

此地已经是久无战事了。

一来是因为女真等部族都被打残了,没有了大规模侵扰的能力,二来就是因为张四维意图削爵的事情,让李成梁一直耿耿于怀。

所以每日李成梁都是在校场上消磨时间。

就在这时,李家的家丁匆匆前来,“侯爷,侯爷!”

李成梁一刀挥出,带着破空之声,然后又被李成梁一下停住。

“有何事?”

“侯爷,宫中天使前来。”

一听这话,李成梁神色一动。

既然是太监前来,肯定是天子有密诏了。

于是,李成梁迅速跳下校场换上了一身衣袍。

府邸外,一直在赶路而脸色苍白的传旨太监一见李成梁出来就翻身下马。

李成梁跪地高声道:“臣李成梁问圣躬安。”

“朕安。”

然后太监就把一封带有火漆的密信递给了李成梁。

李成梁一愣,正要开口询问,却发现传旨的太监已经再度翻身上马,扬鞭而去了。

于是,李成梁小心翼翼的拿着密信走进了书房,这一路上李成梁心思翻涌,难不成天子在京城受人胁迫,所以要用密信召我勤王?

一直把房门反锁之后,李成梁才谨慎的把密信拆开。

“李卿亲启。”

“我大明虽为中央之国,然西有蛮夷之地为欧罗巴,此地蛮夷金发碧眼,如同牲畜,且狼子野心,其铁舰、火枪不在我等之下,他日必为心腹大患!朕欲荡平四夷,不日将有大战,望卿早做打算,尔等封公之功,或在此时。”

封公之功!

这四个字让李成梁双目赤红,呼吸一下子就急促起来。

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明代从洪武朝到崇祯朝这近三百年里,一共封了三十五个公爵。

而这三十五个公爵,主要还是集中在洪武、永乐两朝,共占了三十个,宣宗、仁宗两朝未曾封过一个国公。

从英宗至明代灭亡的近两百年历史中,仅封了六人,分别是忠国公、保国公、宁国公、昌国公、瀛国公。

明代的异姓爵位与军权一般是捆绑的,公、侯、伯爵位获得者,按例都在军队中担任要职,一般都要挂五军都督府衔,且在京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国家若遇重大战事,掌印封将的也往往是这些勋贵武将,在皇权更迭的关键时期,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