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丈人上门(3 / 4)

年轻一代里面,才能比较出色的,大概就是顾雍。

这个丞相,多少也有矮子里面挑高个的意思。

很正常的事情,就以藩王国来说,国相之才,或许能统御一郡大小事务。

可让他管理一州,可能就力有不逮,更别说成为丞相。

问题在藩王国中,国相就是国相,仅次于藩王的存在。

就‘历史’上那个孙吴,所谓的丞相有点水分,很正常的事情。

不说丞相,中后期将军都不少水分,连带君王本身都是个水货。

“那,顾雍担任庐陵太守的事情……真不是针对他?”张允小心询问道。

庐陵什么地方,豫章分出去的,而且也每两年。

这一年多下来,地方已经平靖,基本不需要担心蛮夷作乱。

再加上南四郡已经归顺,也不需要担心那边会有军队入侵。

现在庐陵需要的,是进一步发展,成为不亚于豫章的郡。

不否认的是,目前的庐陵郡,的确还有些偏僻,甚至不少县还是毗邻山林。

“他原本是郡吏,现在当太守。29岁的太守,尤其出仕才一两年,已经很不错了。”孙暠摇了摇头。除非故意拔高,又或者是从龙功臣,否则为什么要专门提拔?

跟着自己起家的,步骘和虞翻都得到重用,卫旌受限于才能问题,也安排去零陵当太守。

可见就算是从龙功臣,才能不足都要慢慢来,顾雍出仕才多久,当太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我就说是那老货想多了,贤婿又怎么会如此小肚鸡肠?”张允大笑,举起杯喝了一口茶水。

别说顾雍,吴郡四大家族的子弟,在孙暠这边,升官的速度都明显比江淮派的慢,更别说是宗亲派的。

就说孙贲,已经是荆州别驾,负责荆州的治安,并协助孙策处理军务。

张允这次来,说商路是一点,实际还是为了试探一下孙暠的口风。

要说孙暠麾下的人才来源越来越杂,继续下去荆州派都要登上舞台。

江东派才是本土人才,这样被外来人才挤兑,怎么甘心?

“孙某没什么高明之处,只知道‘量才适用’四个字。有才能就提拔,没有就熬履历。丈人回去,不妨告诉他们,有这空胡思乱想,不如多学习充实一下自己的能力。”孙暠随口说道。ωωw.

“的确是这样……”张允点头,又寒暄几句,就告辞离开。

量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