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陆康要效仿(3 / 4)

却还能保持理性的,正是他那22点的精神值。

有时候他真的很羡慕孙策,能够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有什么想法,都直接写在脸上,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

文士最喜欢这种君主,容易看穿,舍得放权。

武将也喜欢,毕竟没那么多算计,容易相处。

实力再强点,一口一个大哥不含糊!

刺史转让这种事情,事关重大,孙暠表示要从长计议。

在刘繇的要求下,好歹定了个时间,尽快……

好嘛,一个月内给出答复。

只能说不愧是刘繇,孙暠这点官腔,对方根本不上当。

回到府衙,自然一堆人围上来,好奇刘繇到底有什么要事找孙暠。

孙暠看了他们一眼,叹了口气,把刘繇的想法说了出来。

不出所料,一个两个面露喜色,祖冲甚至欢呼起来。

程普和祖茂,也是露出欣慰的表情。

两年的时间,孙暠从县令迅速提升为州刺史,这升迁的速度,的确够快的。

“好了,既然已经答应了使君,那么就早点做准备。什么时候合适,需要什么仪式,都给准备妥当了!最后,手头上的工作,可不要耽误!”孙暠没好气的说道。

大家都在等着他更进一步,毕竟只有他更进一步,跟着他的众人才能更进一步。

就说这次,他成为刺史,那么大家都成为州官,那么丹阳郡就要另外安排太守。

否则哪有一州刺史,还兼任一郡太守的说法?

于是空出大量的职位,又不知道多少人要升迁。

与其说自己两年就从县令到刺史,多少人跟着自己,从白身到郡吏的。

可惜将军职位还是破虏将军,这种杂号将军,硬要说也可以开衙设府,只是很勉强,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厌恶。

真的开衙设府,他那幕府的幕僚们,也能称呼他一声‘明公’了。

其实‘主公’也挺好,和历史和规矩无关,纯粹是听着舒服一些。

事关孙暠当刺史的事情,大家自然爆发出很高的热情。

最先行动的却是吕炽,开始宣传刘繇让扬州的事情,先让舆论预热一波。

期间孙暠几次与刘繇出行,查看各郡的情况,尤其是吴会两地的重建。

让大家都明白,刘繇让位是自愿行为,并非孙暠用了什么手段逼迫他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