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明修浮桥(3 / 4)

见县令,把陈端叫过来吩咐道。

“少主这是要,先礼后兵?”陈端试着询问。

“不,我这一招,叫做打草惊蛇!”孙暠笑道。

陈端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随即也不废话,义正辞严的写了一封信,派人送了过去。

同时孙暠又把于糜叫来,吩咐他带着五百人,在钱唐岸边伐木,收集船只,准备做浮桥。

如今正是浙江的枯水期,比起登船渡河,搭设浮桥显然是最靠谱的办法。

只要有那么四五条浮桥,那么要杀过对岸,攻打余暨县,就轻松许多。

“喏!”于糜很高兴,毕竟按照这个意思,自己可能还要成为先锋。

看着这娃兴高采烈的离开,孙暠摇了摇头。

斥候之前过来汇报,王朗在岸边准备大量拒马,同时准备大量投石机。

在余暨县那边,更是放置三千战兵。

可能还有不少山越,在一旁虎视眈眈。

正面进攻,就算能打下来也死伤惨重。

记得没错的话,自己看到的历史上,孙策攻打王朗,可是数次渡水作战,都被击败回去的。

后来顺利过去,是孙静献计,只是具体是什么计谋,没人知道,孙暠自然也不知道。

不过他到底是孙静的儿子,孙静什么思维,他大概也清楚。

在看了舆图之后,就有了决断。只是要实施这个计划,需要等一个人到来。

这不,就打算趁机查查账,看看下面的管事乖不乖。

一天后,王朗收到孙暠的信函。打开一看,越看越气。

明明你才是大逆不道之辈,居然也好意思恶人先告状?

还说什么讨逆,敢情自己若是抵抗,以后就是逆贼不成?

杀人诛心,对于文士来说,命可以不好,名声却不能不要!

“太守,孙暠势大,刺史又在他手中,不好打啊!”周昕上前劝说。

他本来躲避袁术的攻打,返回会稽隐居,王朗欣赏他的为人,就邀请他为主簿。

在周昕看来,去宛陵,至少王朗还是治中从事。

若不去,兵败之日,一切可不好说。

抵抗,袁术都被打服,王朗拿什么抵抗?

“我乃朝廷任命的会稽太守,镇守会稽乃分内的事情。岂能因为逆贼威胁,就向他妥协?”王朗摇了摇头,气不过是一回事,不稀罕又另外说。

治中,